close



 


聖十字若望與私人啟示



引用網址:http://www.armbell.com/thomas/viewtopic.php?t=209&sid=9f56df80181152fa8ef485895217095b&mforum=thomas





作者:加爾默羅會士 David J. Centner

對於發生在全球各地的超自然事件,虔誠的基督徒有時很難瞭解,為什麼加爾默羅會士不太重視。他們的心態係根源於加爾默羅會聖人的經驗和教導。

在聖十字若望的生命中,有一件事對我們很有啟發性。當會士們聚集在里斯本(Lisbon)召開會議時,有許多人希望一起去拜訪一位聞名的神見者(Visionary),聖十字若望卻寧可到海邊去祈禱,在那莊嚴澎湃的海岸頌揚天主的光榮。後來正如他所預言的,這個神見者被証實是個騙子。

聖十字若望指導許多對天主擁有崇高經驗的人。人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他會很重視這些特殊的恩寵。事實上,他的態度完全相反;《攀登加爾默羅山》卷二第廿二章,他引述聖經說明:



「但是現今,藉著基督,信德已被創立,福音的法律在此恩寵的時代已經顯明,所以沒有理由這樣求問天主,或如從前那樣期待祂的回答。天主給了我們祂的聖子,祂的惟一聖言,(因為祂沒保有其他的什麼),祂在這獨一的聖言內只一次告訴了我們所有的一切--祂再沒有什麼要說的。凡求問天主,或渴望某些神見或啟示的人,不只以愚蠢的行為,也以冒犯天主而犯了罪過,因為他沒有完全注視基督,又在生活中渴望得到某些其他的新奇之事。」(廿二3
5)




他繼續又說:

「我們必須藉基督、聖教會和聖職人員,在一切事中以人性和有形的方式被引導。這是治癒我們靈性生命的無知和軟弱的方法;在此我們會找到豐富的葯材來治好它們。凡遠離此路的人,不只心懷好奇,而且異常厚顏大膽。人不該相信任何以超自然的方法進來的事物,如我之言,只該相信基督,這個人的教導,及祂的聖職人員的教導,他們也是人。」(廿二
7)
上述是非常強烈的措辭,然而教會宣封聖十字若望為聖師,並且引述這段文章在誦讀日課中,告訴我們這個教導是聖教會的道理。

在今日,有許多人危言聳聽,不信任教會的聖統和聖職人員。取而代之,他們轉向神見者、神諭者,尋求他們的引導,甚而傾心於他們的說詞,竟至擯棄教會的明確教導。



在某些個案中,這些神見顯然是騙局;因為他們的訊息中有些部分相反信德。我們記得,當某神見者說出聖若瑟是聖神降生成人時,她的一批門徒即刻煙消雲散。有的時候,是在許多美好的道理中混雜微妙的錯誤。就像德行,幾乎無法被覺察;但漸漸的,它們產生很壞的果實。大致上,這些神見者只不過重述我們從要理問答和探討信仰道理中所獲知的。這些道理可能完全無懈可擊,然而聖十字若望仍然反對轉向他們。因為坦白地說,如果不是來自天主的,卻視之為由天主而來,就是偶像崇拜。由此觀之,我們才能開始懂得聖十字若望那看似嚴格的態度。



讓我們再回來看看,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基本真理:天主如何通傳祂自己給我們。祂經由信德,亦即經由三超德中的信德。當我們接受教會的教義訓導時,我們接受信德,然而信德的內涵卻不能因此而降低到受造的層面。只有人而天主的基督能通傳給我們天主的臨在。可是當天主在信德內,以「實體」的方式對我們說話時,如聖十字若望所說的,沒有任何受造的觀念可以介入。我們的意念留在「空虛」之中,如同至聖者天主,充滿天主的神性臨在。套句聖十字若望最愛說的話:對天主沒有「清楚和分明的認識」,即是天主。

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天主通傳自己給我們時,祂的臨在可以流溢到意識中,為此我們經驗到話語、觸動、感受或其他可感覺的通傳。然而,這樣的流溢並非天主,而是一種天主臨在的「翻譯」,我們不能擔保在意念中所領悟的是圓滿的「翻譯」,完全譯出天主臨在的真理,或只譯出天主願意傳達給我們的真理。其中必然摻雜許多自己無意識的廢話,再者,這些神見和直覺的典型模式,非常接近作夢的形態,彷彿乍醒之時的夢境。天主可能臨在,但是許多時候是我們臨在其中。靈魂經驗到一種靈性的「普遍刺激stimulus generalization」。(借用心理學的用語
)
當我們得到一個強烈的內在經驗時,感官希望也能有所感覺,結果我們體驗到感官的刺激。正如聖十字若望在《靈魂的黑夜》中指出的,這些感官的流溢通常包含許多的罪根。



如同哲學家所說的,無論所領受的是什麼,乃根據領受者的模式而領受。如果我是一個愛生氣的人,當我從祈禱中出來時,我可能確信天主正對這個世界發火。我們會像孩子一樣說:「媽媽正在氣我」,而實際上,媽媽只是很關心我。更進一步地說,我們愈是透明(或者說,消除了罪惡和錯亂偏情的痕跡),則愈少經驗到這些神見。因為它們彷彿塵埃或煙霧,使房間內的光明清楚可見,同時也因之而阻礙光線的穿射。所以,經驗到如此的神見和神諭,實際上乃根源於靈魂的不成全,並非是德行的標記。為此之故,最重要的,得到這些經驗的人要向神師報告,絕不可聽憑經驗來主導。如果這對神見者是真的,那麼對許多跟隨者和有幻想病態的人更該如何呢?



聖十字若望的基本原則是對之不加理睬,並且要更親近基督,更忠心於透過聖職人員為中介的教會訓導。然而,有的時候,當私人的啟示可能清楚地說天主願意傳達某些事給教會,在這種情形下,這個啟示可說就是聖經上所謂的預言。



新約中的預言神恩,根據最好的神學家的意見,有兩個目的。首先,預言提醒我們在信德方面的疏忽,或責備我們遠離天主的旨意。根本上,這兩種情形的預言都是召喚我們歸向天主聖言。像這樣的顯現,例如聖女瑪加利大瑪利亞,或瑟納的聖女佳琳,她的使命是把教宗帶回羅馬。預言的第二個目的,是幫助教會在某一特定的時刻明白天主顯示的旨意。這可能是一個先知性的訊息,去向萬民傳佈福音。然而第二種預言的作用絕不能在福音的基本訊息上添加什麼,並且必須得到教會欽定的批准,以之作為人性的憑証。這種預言絕不是信仰的對象。



當教會承認一個顯現,或批准某個敬禮時,只是加以許可而已,絕不勉強人信奉。教會甚至不保証其真確性。我們可以善用這些顯現和敬禮,用來幫助我們更親密地跟隨基督。然而,如果我們愛之過甚,竟而取代了基督的福音,它們甚至會變成阻礙。聖經是天主聖言,基督藉聖經對我們說話,就像祂在聖體聖事中的奧祕臨在。



有一件關於瑟納聖女佳琳的聞名事件,一位司鐸想試探她,帶給她未經祝聖的麵餅作為聖體。聖女非常驚駭,責備神父冒犯崇拜偶像的罪過,因為把普通的麵餅當作基督的真實臨在而崇拜。同樣的,對於不是出自聖經的話,我們絕不能以之為聖經中的天主聖言,加以欽崇朝拜,這就如同敬禮未經祝聖的麵餅一樣。



在舊約中,天主禁止有任何直接代表祂的事物。當以色列在撒羅滿王死後分裂為二時,以色列王最大的罪過是設立兩座王家神壇,和耶路撒冷的聖殿對峙。他在神壇上設置金牛犢,沒有人想牠們所代表的是虛假的神明,或想牠們是雅威的完全代表。事實上,至聖者天主是空,是無譯註,凡真愛天主的人,也必須在他的「至深中心點」空虛每一個由人創造出來的象徵。事實上,我們能崇敬基督的至聖人性,這人性雖是受造物,但因降生的恩寵,是天主具有的人性,只有耶穌是天主聖父的可見形象。



那麼,我們要如何回應預言的訊息呢?

聖十字若望教導說,天主把亞郎給了梅瑟,除非有來自理智的聲音,我們不該聽憑超性的通傳而行事。



「天主所滿意的是藉人來治理和指導人,及人必須被本性的自然理智管理,天主絕對不希望我們完全地信賴祂的超性交往,也不要我們確定它們的力量和安全,除非經過人的口舌,這人性的管道。每當天主啟示給某人一些什麼,祂也給這人某種傾向,把此事告訴妥當的人。未作妥當告明後,他通常得不到完全的滿意,因為他沒有從另一個人,如同他自己一樣的人領受教導。」(攀登加爾默羅山卷二廿二
9)



至於聖女大德蘭,如果在祈禱中天主要她作一個特別的工作,比方說去創立新的隱修院,她會把這個構想呈報給長上,如同要完成一個善舉,讓他們根據事情本身的價值而作決定。如果長上作出不同的決定時,例如創立布各斯(Burgos)新院,她知道服從長上的決定是更好的;而且也更悅樂天主。關於這事,她確實符合聖十字若望所教導的原則。



當若望說到自然的理智時,他說的不是理性主義或個人的意見。其實他所說的是教會的神學省思,而地方教會的神職人員則為教會。

「這正是謙虛人的特色:他不敢獨自任意地與天主交談,沒有得到人的指教和教導,他也不能完全地自滿自足。這是天主所盻望的,為了在本性理智的基礎上宣揚與加強真理,祂靠近那些共聚一起努力於認識真理的人。……這正是為什麼主也在福音中斷言:……那裏有二、三人聚在一起,思量什麼是我聖名的更大榮譽、光榮,我就在他們中間--在他們心中表明且堅定神性的真。……因此,天主宣佈說,祂不希望靈魂只憑他自己,而相信他認為具有神性根源的交往,或任何人沒有教會或聖職人員的認可,而確信或堅認它們。因為天主不會帶給一個孤獨之人的心真理的明晰和確信。」(攀登加爾默羅山卷二廿二
11)



這個真理就是說,加爾默羅會的靈修是曠野的靈修,是特別屬於天主的曠野,天主用來淨化祂的人民,不再貪戀他們的偶像。我們加爾默羅會士應該效法厄里亞的芳表維護信德,不因虔誠貪戀任何非天主的事物而遭污損。

如果閱讀《攀登加爾默羅山》的第三卷,你會清楚地看到,貪戀任何非天主的事物,帶給人極多的危險。



至於我的看法,在今日的教會裡它們的最大毒害,就是讓我們認定某方式是惟一的,或是最高妙的,若是有人不同意我們的意見則是錯誤的。它們以巧妙的方式分裂教會的團體,製造黨派,引人注意它們,暗中破壞教會的正規教導。某一作家說得真好,稱之為「魔鬼針對虔誠者設立的圈套」。


聖保祿早就告訴人們,有一個比追求奇異特恩更好的方式,這個方式就是追求愛德。聖十字若望也告訴我們,有一個比尋求特異知識更好的方式,這就是認識基督,祂是被釘的基督。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
摘自Carmelite Digest Vol. 15 No. 3 Summ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ther 的頭像
    Esther

    Esther心靈花園部落格

    Es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