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哲弟兄與泰澤
資料取自網路
http://www.taize.fr/zh_rubrique361.html泰澤網站
泰澤,位於法國南部勃根地省,是一個由羅哲修士於1940年創立的國際性大公團體的家。團體的修士承諾終生獨身,在物質和精神上互相分享,以及度更純樸的生活。今天,泰澤團體由超過一百位修士組成,包括來自二十五個國家的天主教及不同基督教教派的修士。 泰澤生活的中心,就是三次共融祈禱。修士們靠工作來維持生計。他們不接受任何饋贈或捐獻。有些修士以小團體──「友愛之家」──的方式,在窮人當中生活。 自從1950年代以來,數以千計來自很多國家的年輕人前往泰澤,參與為期一週的聚會,一起祈禱和反省。此外,泰澤的兄弟到訪非洲、南北美洲、亞洲,以及歐洲等地,並帶領大大小小的聚會,作為「信心在人間之旅」的一部份。 |
有關泰澤
源 起
一切始於1940年,羅哲弟兄時年25歲﹐他離開自己的出生國瑞士,定居在母親的故鄉,法國。多年來他一直是個患上肺癆的病人。在該長年累月的患病期間﹐以单純簡朴和心地善良的精神為主而活出福音現實去創立一個團體的召叫越來越明顯。
第二次世界大戰方興未艾,他深信应該馬上開始動手幫助置身於兵燹與哀鴻之間的難民﹐正如他的祖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做的一樣。他所定居的小村莊名叫泰澤﹐離當時將法國一分為二的分界線很近﹐位置適合作招待逃離戰區的難民。里昂的朋友們樂於把泰澤的地址給尋找庇護的難民。
羅哲弟兄幸獲少量貸款﹐才能購得在泰澤丟空多年的那幢房屋﹐連同附帶的建築物。他叫其中的一個姊姊珍尼維芙來協助招待的工夫。他們屋子收留的人中有猶太人。生活物質缺乏﹐沒有自來水﹐飲用水要到村裡的那口井打取。食物簡單﹐主要是在附近的磨房以廉價買來的玉米粉煮成的湯作餐食。
為了不加壓力給他所庇護的人﹐羅哲弟兄只好獨自祈禱﹔他常常走進屋子附近的叢林詠唱。如此無一個難民﹐尤其是猶太人或是懷疑論者會覺得難受。珍尼維芙向每一位解釋﹐當中如有人想祈禱最好獨自在自己的房間禱告。
羅哲弟兄的父母因知道自己的子女隨時面對風險﹐便叫家中的一位朋友﹐一名退役的法國軍官﹐切實盯顧他們。在1942年﹐他警告他們﹐敵方駐軍已發現他們逕自庇護難民之事﹐並叫每人馬上離開。
羅哲弟兄遂能於1944年返回泰澤﹐自此不需獨自生活。與此同時,有幾位弟兄加盟他﹐開始在泰澤過共同生活﹐一直至今。
「共融的比喻」
1945年,一位屬本地區的年輕人創建一個協會,負責照顧戰禍的孤兒。當他建議給弟兄們﹐叫他們收留一些孤兒住在泰澤﹐羅哲弟兄便請他的姊姊珍尼維芙重回泰澤照顧他們。她成為他們的母親。逢星期日,泰澤弟兄們則往訪拘留在附近軍營中的德軍戰犯。漸漸其他青年陸續來臨泰澤﹐加入參與原創的一組人﹐並在1949年復活節﹐首批弟兄矢志獨身、且共享精神和物質的財物,度單純簡樸的團體生活。
如今,泰澤團體由為數超過一百名天主教和不同基督新教背景的弟兄組成。他們分別離來自超過二十五個國家。藉著他們如此的生活﹐泰澤團體本身就是一個分裂基督徒和分離民族之間的具體修和的標記。弟兄們以工作維持自己的生計,並不接受任何饋贈或捐獻。同樣,若一位弟兄繼承一些家庭遺產﹐團體會把它分施給窮人。
早在1950年﹐有些弟兄搬到落後地區,與受苦和被分離的人中生活。如今有些弟兄以小團體的方式生
活,與各地居民同甘共苦,居住地點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各大洲。
他們力圖在極貧苦的人、流浪街頭的兒童、監犯、垂死的人以及因人際關係與被遺棄而心靈受創傷的人之中,作愛的具體臨在。
教會領袖也到訪泰澤。團體曾經歡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蒞臨﹐接待過三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多位東正教都主教﹐十四位瑞典信義宗主教,以及世界各地無數牧師、神父等。
多年來,前來泰澤的訪者不斷增加。1950年末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到臨泰澤。自1966以來﹐一個於七世紀前創立的國際性天主教聖安德肋女修會的修女們來住在鄰近的村莊﹐負起部份接待來訪的人的任務﹐有時也得到其他修道團體的修女協助。多年之後,幾位波蘭的聖烏蘇拉修女也來負起接待青年訪者的任務。
自1962年以來,團體派遣弟兄和年輕人悄悄地往來泰澤與東歐各國之間,為了接近那些被自己國家邊境封閉的人們。如今圍牆已倒塌﹐往來東西方的交通往來無阻﹐與東正教的基督徒的交往有增無減。
羅哲修士於2005年8月16日晚禱時被人殺害﹐享年90歲。他多年前所選定的艾樂思修士(Brother Alois)成為他的繼承人﹐自此成為泰澤團體的院長。
洲際青年聚會
從初春至深秋的每一週,來自各大洲陸的青年陸續抵達泰澤山丘上。他們與其他許多人共同尋找生命的意義。藉著走到信任上主這活泉,他們展開內心的朝聖旅程,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關係。
在夏季的某些星期裏,來自七十五個國家、超過五千人參與共同的探險經歷 。他們回家後,這個激動人心的經歷繼續下去。他們透過關注深化內修生活,並準備肩負起令世界更適合人類居住的責任,從而體現這個經歷。
在泰澤,訪客由一個修士團體接待;修士們承諾終生跟隨基督。此外,修女們也參與接待的工作。在聚會期間,衆人每天三次聚集祈禱,一起以歌詠和靜默朝拜上主。 每天,團體的修士講解聖經導言,然後是反省和討論的時間;參加者也協助實際的工作。參加者也可選擇以靜默的方式度過這一週,讓福音光照生命的更深深處。
在下午,設有多個小組,討論特定的題目,讓參與者把信仰的活泉與當代社會多元的現實聯繫起來:「寬恕是否可能呢?」「全球化的挑戰,」「我們如何回應上主的召叫?」「我們所想的歐洲是怎麽樣的?」…也有關于藝術和音樂的題目。
一方面在祈禱與個人反省之中體會與主共融,另一方面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共融與團結。在泰澤的一週正好實現這兩種經驗是息息相關的。
在開放與聆聽的氣氛裏跟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會面,參與者發現能够在多元的文化與基督徒傳統中開闢通向合一的道路。這提供穩固的基礎,讓人在深受分裂、暴力與孤立傷害的世界,成爲信心與和平的締造者。
泰澤承擔「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却不組織以團體爲中心的運動。每個人都被邀在回家後,在自己的處境活出他們已瞭解的一切,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內在生命,也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同樣尋求真正重要事物的人是彼此聯繫的。
以上資料取自泰澤網站http://www.taize.fr/zh_rubrique361.html泰澤網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