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檔案未經整理


 


隱修性的神秘與使徒性的神秘                                                                  張春申


神秘(mysticism)或譯「密契」,是宗教經驗之一,有此經驗者稱為神秘家。神秘現象各大宗教都有,本文主要是在天主教傳統中,試擬分別兩種神秘主義,然後引申其他一些問題。這是一個嘗試,作為有興趣者的參考。


一、兩種神祕主義的初議


筆者對於神秘主義頗有好奇,曾經閱覽不同著作。由於自己屬於耶穌會靈修傳統,相當注意聖依納爵的神秘經驗。偶爾也把他與同時代的聖衣會神秘家略作比較,發現差別不小,當然是有關神秘經驗方面。


聖依納爵在近古修會歷史中頗具創造性,是使徒性修會的開啟者之一。耶穌會創辦之初,被人視為「標新立異」;事實上,依納爵力求擺脫隱修制度,一切以使徒工作為目標。因此舉凡隱修生活的習慣,如歌詠日課、會衣制服等等,概不採用。基本上,耶穌會的團體生活是為使徒工作,所以修會的管理亦與當時的大修會,如道明會與方濟會不同。這種種使我假設他的神秘經驗也有所不同,因為它與生活方式具有密切的關係。無論如何,由於在神秘生活上,我認為依納爵與隱修神秘家是有差別,所以我提出了隱修性的神秘與使徒性的神秘。


二、兩種神祕主義的異同


如同靈修,在基督宗教內只有一個基督信徒的靈修,那麼神秘主義也只有一個。因此在討論本文提出的兩種神秘主義之前,必須肯定兩者基本的相同。神秘經驗是對於自我通傳的天主聖三,在信仰與愛中的接受。然而這是程度極高的經驗,以致神秘家意識到天主在他們心靈中的行徑,使他們無可懷疑地接觸天主的真實性,因而無比的喜悅難以言喻。神秘家提昇到天主的視野內,窺測一切,影響他們的生活與行動。這是神秘經驗的核心,伴陪的能有其他現象,如出神、神視、流淚等等,但這不必是常有的。


神學家尚會根據基督宗教的要義,指出神秘主義該是聖三型的、在基督內的……等等。但這並非都應在每個神秘經驗中清楚地表達出來。


本文提議的兩種神秘主義顯然在上述因素上應該彼此相同的,差別之處,在於神秘家的靈修工夫以及行動上面。識者都很重視神秘經驗本身與表達經驗的言語。經驗本身是核心,看來應當是一致的;至於表達的言語,由於神秘家的背景而產生差別。下面我們提出聖衣會傳統的神秘家與聖依納爵的差別點。


1.表達核心的圖像與言語


不論聖女大德蘭或聖十字若望,對於神秘生活中的天主經驗,慣用婚姻的圖像,靈魂以天主或基督的淨配自居。十字若望描寫走向神秘境界以及境界自身時,時常引證舊約雅歌字句,並且應用如「靈魂緊連於愛侶,永結同心」1.等圖像與言語。大德蘭描寫說:「此情此景,真如夫妻好合,鼓瑟鼓琴,兩情相投,同其好惡。可是丈夫如果怏怏不樂,為妻子的是怎樣難堪呀!」2.


至於聖依納爵,大家都理會到的是,他從來不用婚姻的圖像表達自己的經驗。他的《心靈日記》中,常常出現的是「敬愛之情」3.。這與他慣稱的「吾主天主」、「至尊天主」、「基督我等主」有關。敬愛表達他接觸天主的經驗。


與此有關的,也可見到,聖衣會神秘家的經驗是用天主與人結合的一體範疇。「我現在所要解釋的,就是靈魂在這種神聖的結合中,所感覺的種種。結合一辭的指意,我們是知道的,那是兩件不同的事成為『一個』的一種狀態。」4.因此大德蘭也用火、水一類的圖像來說明。


至於聖依納爵的敬愛之情卻有「外」於他自己的對象。「整台彌撒充滿極大的敬愛,整體而論,流淚不停,多次哽咽不能說話,所有敬愛之情及感覺都指向耶穌。」5.「我以清新的敬愛之情開始念懺悔詞,因感動而流淚,有極深的敬愛之情、溫暖及淚水,甚至有時不能說話。我向耶穌獻上我對天父的祈禱,或者我向天父祈禱時,祂陪伴著我。我感覺到並看到這些,但是卻無法以言語解釋。」6.因此,依納爵在《心靈日記》中表達自己的經驗是以位際範疇,少有「結合」一類的辭彙。


2.走向神秘主義的靈修


聖衣會走向神秘主義的靈修,在十字若望所著的《心靈的黑夜》中,非常清楚地具有否定神學的色彩。我們不擬多為介紹,只是在此抄錄一段原著序文的作者,對十字若望所說的黑夜之介紹:「前此,聖十字若望已寫了三部著作:生動的黑夜、感性的黑夜、心神的黑夜。本書內,他論述心靈在被動狀態的黑夜。他指示我們怎樣賴聖寵的力,否定自我,滌煉自我。使感覺機能準備妥善,愛從衷來好與天主契合。」7.論者都認為,聖衣會靈修之「黑夜」與「不知之雲」8.頗為相似。後者顧名思義,便可見出其否定神學之面貌。聖女大德蘭所著《純德之路》9.中的修行也是如此,這與與東方禪宗的修持也頗相似,兩者都有「無」字,解釋上也能雷同。但無論如何,不可立刻斥為二元論的形上學。


這方面,依納爵的靈修相當積極。他的「神操」旨在「使除去自己的一切錯亂的心情,又使在除去之後,尋覓並獲得天主的聖意10.」。至於尋求天主旨意的條件,卻與基督密不可分。「神操」第二週準備分辨天主旨意,依納爵要求達到第三式謙遜:


「即使為至尊天主有同等的讚美和光榮,可是為效法吾主耶穌,為真真實實地多些相像祂,我願意,我選擇貧窮勝過財富,(為能)和貧窮的耶穌(一起貧窮);(我選擇)凌辱,勝過尊榮,(為能)和飽受凌辱的耶穌(一起受凌辱)。我切願為耶穌而被當做虛無瘋狂的人,因為耶穌首先被當做了這樣。我不願在這世界上被當做明哲智謀的人。」11.


依納爵的靈修要求除去一切錯亂的心情,為能達到第三式謙遜。這個條件,他不自否定神學方式,指出它的「黑夜」一面,而更是積極地肯定它的「相像」基督。所以「貧窮」、「受凌辱」已非倫理面上的德行,實乃對基督吾等主的深愛。這樣的人,能夠獲得天主的聖意。如果自此回到本文討論的問題,那麼第三式謙遜是接觸天主的神秘經驗之準備。


3.差異的根源:不同的天主觀


神秘經驗的核心是大家一致的,以神學的言語而論,這是信望愛的經驗;以心理現象而論,這是單純的、真實無可懷疑地「領受」的、難以描繪表達的平安與喜悅。對此核心經驗,聖衣會傳統說是「兩情相投」12.、「愛人融化被愛人」13.……聖依納爵說是「敬愛之情」。兩者之間一致的是「愛」,是與天主有關的愛。然而已經含有不同,此不同該是來自兩者的天主觀。


隱修傳統的天主是永恆的,是被瞻仰的對象:使徒傳統的天主是入世的,是使命的根源。瞻仰產生「享受」,婚姻圖像中的結合之愛是非常適合的表達;使命產生責任,主僕、君臣圖像中的敬愛之情自然而生。一個核心,不同的神秘經驗的圖像與言語由此可見一斑。


至於走向神秘經驗的靈修,也與兩種生活方式有關。隱修生活大部分精力限於院內之工作與祈禱,是靜修,偏重於個人的內心世界。培育信愛之成長,以及瞻仰的專注,同時擺脫塵世的牽掛,以及內在的念頭與情苗。聖衣會的「黑夜」清楚顯出此一方向,為能提拔進入神秘境界。


使徒生活的靈修是為追隨基督,擴展神國,「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雖然必須除去錯亂心情,但更應配合基督的方向。如果我們分析「神操」第二週的重要題目,更能見出依納爵的天主圖像,以及靈修方向。


1)天主圖像:


在第二週第一日第一次瞻想降生奧跡中,依納爵寫道:


「記起我該瞻想的事情的歷史。這裡是:怎樣天主三位,觀看這充滿人類的世界的整個表面和廣大區域,怎樣看見了衆人都走向地獄,天主聖三便在永遠中決定了第二位要(降生)成人,為了拯救人類。」14.


這是「神操」中的使命性的天主觀。


2)依納爵靈修:


與這個天主觀配合的靈修,顯然與隱修院靈修不同。依納爵的靈修是為奉事號召拯救人類的基督15.。「願意有更大愛情」16.的人之奉獻是:


「祇須更能奉事您,更能讚美您,我願意,我切望,效法您擔受一切侮辱,一切譴責,一切貧窮,不只是內心的貧窮,甚且是實際的貧窮……」17.


這裡的「侮辱」、「譴責」和「貧窮」,並非是倫理面的德性,而是信仰面上與基督相似。這是更大愛情的另一面而已。此後在「神操」第二週第四日的兩旗默想中,同樣的思想再次出現18.。最後濃縮在第三式謙遜中,這已在上文有所交代。


為什麼依納爵靈修再三強調貧窮、凌辱和謙下呢?這實在由於被遣派的降生成人之天主第二位聖子,拯救人類所取的生活。這一切都是使命性的,因此「神操」靈修也是使命性的。它與聖衣會的靈修是不同的。雖然聖女大德蘭也談「鄙視光榮」、「克己與謙遜」、「不自辯白」,甚至也與基督相連,但並不著重這一切與擴充神國的密切關係。為依納爵而言,貧窮、凌辱和謙遜是基督君王為能降入人世,與人相偕而拯救人類的條件。此非聖衣會靈修所標榜的。「神操」視貧窮、凌辱和謙遜為吾主耶穌旗下的標誌,與魔鬼的旗對立19.。


3)第三式謙遜:


為能分辨出天主的旨意,必須具有第三式謙遜的條件,這在上文中己提及。為此這裡不但該承認第三式謙遜的使徒性,而且我們還以為第三式謙遜能夠與十字若望的「黑夜」比較。


神秘經驗有其核心,相應此經驗的靈修或人之準備也有核心。在聖衣會傳統中,這個準備是「黑夜」,而且它也是如同神秘經驗一般是「被動」的:「我們知道,感性在被動的黑夜裡的滋味,是許多人都曾嚐過的;惟精神在被動的黑暗裡的黑夜裡的遭遇,卻是『少數幾個人才有這份兒的』。」20.我個人認為,聖依納爵的第三式謙遜相等於十字若望的「黑夜」。但這裡仍有個核心、兩種不同表達方式的問題。


走向神秘經驗的靈修之核心,象徵性地可說是逾越奧蹟,它具有苦難與復活、死亡與生命兩面。十字若望在《心靈的黑夜》中,雖然把苦難一面寫得淋漓盡致,但並未忽略同時指出復活或生命一面。我們抄錄他的一段話,便可揣測「黑夜」的核心:


「在這煉路中的靈魂,自知愛著天主,為天主的光榮,縱使千百次捐棄性命也在所不惜。這個心境是很真切的,在考驗中的靈魂真  地愛著天主,並愛天主的事實不僅没使他寬慰,反而增加其憂戚。」21.


依納爵的三級謙遜有其神秘面,所謂「我切願為耶穌而被當做虛無瘋狂的人」22.是也。至於其核心也不外苦難與生命。貧窮、凌辱該是苦難,而效法吾主耶穌表示生命。不過與十字若望比較之下,我們可以見出一方面是依納爵的使徒性,肖似耶穌去擴展天國;另一方面是聖衣會的隱修面,進入內心體驗「黑夜」。其實這類內心的經驗,聖依納爵在茫茫撒時也曾有過,但他不用來說明使徒性靈修。是的,依納爵是非常注意主體性的,內心經驗是分辨神類的場地,不過這是為了使徒性的尋找天主旨意,並不視為修練的對象。


4)神秘經驗的主動與被動:


這個問題假定一個神學模型。當超性與本性、神聖與俗世、神的與人的清楚地分立時,於是被動與主動就嚴格地區別。面對恩寵、神恩,人是完全的領受,毫無主動可言。關於神秘經驗,更是純粹出自天主的特殊恩典,被動性更加大了。


雖然十字若望與依納爵都受過士林神學的培育,不過在前者的著作中,相當嚴謹地表達出「被動」面,比如對於「黑夜」,他說:「這黑夜是一種透入靈魂,煉淨愚昧,和一切已經形成的缺失的神力,默觀家稱它為灌注性的默觀或神秘的默觀。」23.至於聖依納爵,雖然他用詞也很謹慎,在這個問題上,並不顯出他有清楚的意識。《自述小傳》中他說:「他每次願逢見天主,便逢到天主。」24.他的《心靈日記》中,反而令人感覺主動性極強,敬愛之情似乎在於他的努力,比如他說:


「星期一(二月十八日)  昨夜,上床前不久,我感到溫暖、敬愛之情,及極大安慰,因為找到天主聖三,或在祂內獲得恩寵。上床之後,想到聖三擁抱我,就感到特別安慰,靈魂喜樂無比,因此無法入睡。次日,我在破曉前醒來,之後有一段時間對所有神修事務感到沈悶而索然無味。我在神枯的情形下,做了例行的祈禱。其結果是喪失獲得至聖聖三的歡心與信心。因此,我再次祈禱,以很大的敬愛之情祈禱,接近尾聲時,心中有甜蜜之感及精神上的喜悅。」25.


這段話中,主動與被動相交而存,並不分明。我個人以為,神秘經驗在今日的超性與本性的神學模型中,實在不必多去注意主動與被動的分析,甚至更不必過分地去強調。在恩寵的生命中,一切都是天主領先,因為這是恩典,不過受者真實地參與在內。至於十字若望與依納爵在這方面表達的不同,應該與二者隱修性與使徒性有關。也可能十字若望傾向於士林神學的正確性之故。


本文這一部分旨在肯定神秘主義的兩種形態,看來大體已有眉目。一個基督宗教的神秘經驗,兩種不同的表達,這是我們的議論。


三、兩種神祕主義的生活


神秘主義不只是一段時間的經驗,而且也出現在生活中間,流露於待人接物與處世事工上面。


隱修神秘家著重團體生活中的愛德,雖然聖女大德蘭作為聖衣會的改革者,創辦不少隱修團體,但此非嚴格的使徒工作,而是愛德生活的施展。而且在這一切中,她常有與天主同在的感覺。


至於聖依納爵完全投身在使徒工作中,雖然他並未親自出馬,但在羅馬總院的斗室裡,指揮耶穌會士走向東亞以及新大陸。同時他編著耶穌會會憲時,充滿使徒意識。最應受到注意的,是他在《心靈日記》中記載的經驗,都是他分辨耶穌會的貧窮時,來自天主旨意之肯定的印證,其使徒意義之強勁可想而知。


耶穌會靈修有名的一句格言是「在行動中的瞻仰」(Contemplatio in Atione),這句話並非直接來自聖依納爵,而是一位非常了解他的耶穌會士那達神父(J. Nadal)銘刻出來的。依納爵自己慣用「在一切覓見天主」,其意是一切為了承行天主旨意。至於「在行動中的瞻仰」,該是使徒工作者的天主經驗。依納爵自己便是如此神秘地經驗,也即是上面所說的:「他每次願逢到天主,便逢到天主。」


附註:


1.          十字若望著,黃雪松譯,心靈的黑夜,光啟,民國六十六年九月初版,頁172;參閱頁171~174。


2.          聖女德肋撒著,朱希聖譯,純德之路,上海土山灣,一九五四年八月初版,頁111。


3.          「敬愛之情」在《心靈日記》(聖依納爵:自述小傳‧心靈日記,侯景文、譚璧輝合譯,光啟,民國八十年三月初版)中,用得很多。雖然不必每次都為神秘經驗,但不少次該是無疑的。


4.          德來自傳,趙雅博譯,光啟,民國四十五年十月初版,頁118。


5.          聖依納爵,自述小傳‧心靈日記,頁163。


6.          仝上,頁165。


7.          心靈的黑夜,頁12。


8.          不知之雲,鄭聖沖譯,光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初版。


9.          2.


10.      神操,第1號。


11.      仝上,第167號。


12.      2.。


13.      心靈的黑夜,頁29。


14.      神操,第102號。參閱仝上第234、235、236、237。


15.      仝上,第97號。


16.      仝上。


17.      仝上,第98號。


18.      仝上,第147號。


19.      仝上,第136號。


20.      心靈的黑夜,頁13。


21.      仝上,頁114。


22.      神操,第167號。


23.      心靈的黑夜,頁100。


24.      聖依納爵,自述小傳.心靈日記,頁137。


25.      仝上,頁156。


本檔案未經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ther 的頭像
    Esther

    Esther心靈花園部落格

    Es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